中国花费3000万美金,从澳洲买来一艘废船,打开舱门后他们懊悔不已

中国花费3000万美金,从澳洲买来一艘废船,打开舱门后他们懊悔不已已关闭评论

我国的“航母”之路异常艰辛,当年还没有拥有的时候,只能花巨额从外国人手中购买。就算如此,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,还是二手货,

我国的“航母”之路异常艰辛,当年还没有拥有的时候,只能花巨额从外国人手中购买。就算如此,花了真金白银买来的,还是二手货,或者是废船。

但好运总会光顾中国,当初我们耗费3000万美元,从澳洲人手里买回来一艘废船,正当外国人嘲笑我们的时候,一打开废船的舱门,却收获一份“大惊喜”。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吗?

1984年春天,澳大利亚在国际上发布消息,要将自家的一艘航母出售。虽然这事很快传遍世界各国,但各方领导人皆保持观望状态,抱有一种看好戏的感觉,想等着看那个冤大头会购买这艘名叫墨尔本号的倒霉航母。
据说,墨尔本号航母非常倒霉,自下海以来似乎就厄运缠身,每隔一段时日就发生海上碰撞事故,这陆陆续续的一共发生了几十次,传得人尽皆知,纷纷围观看墨尔本号的笑话。

最终,澳大利亚官方出于无奈,只好将这艘撞得“面目全非”的航母进行拆解,将重要的设备与核心装置全部拿走,仅剩余一个空壳,然后就全世界发消息,想把这个“空壳”卖出去。

然而许多国家都认为吃亏,纷纷没有理睬。唯独,当时的中国表示出购买意愿,通过与澳方会议交谈后,最终拿出3000万美元买下了“墨尔本号”航母。

这事一传出,国际很多人就表示中国是不是想不开了,为什么要花大钱买下一艘废船。其实,我国的领导人在当时已经有了先见之明以及长远的目光。综合我国那时候的国情,基本上很难自制出国产航母。因此需要这方面的相关技术和实践参考。
80年代的中国,刚在广西边境打完越战没多久。全军作战力正在逐渐恢复中,但国产的各种军备和技术都比西方国家落后,急需进行改革和快速发展。

尤其在当时,联合国五常里,美国、苏联、英国、法国四个国家都拥有了自己的航母,唯独中国没有。这难免落于下方,倍受其国的牵制。当时我国虽然急需建造自己的航母,但是美国和西方等国却在故意制裁我方,导致建造航母之路非常渺茫。
当时,技术原因和造价巨大的问题,全世界仅有极少数先进强国能自造航母,而我国想买,对方也不愿意卖,目的就是想附和美国来阻碍中国拥有航母。
所以在1984年,澳大利向全世界叫卖自家的二手航母之际,我国军方很快就发现其中难得的契机。于是刘华清同志就快速上报中央领导,强烈建议购下这艘航母。在通过多方努力后,我国终以3000万美元,成功购买了墨尔本号航母,运回了国内。

虽然在外界看来,这是一艘废船,没有多少价值。但墨尔本号在未被掏空和遗弃之前,属于英国海军的优秀种子选手,拥有相当出色的性能和设备,一度成为了澳大利亚海军的王牌武器。

其建于1943年,由英国制造,历时2年时间顺利下海,原名叫庄严号。一共拥有10000吨以上排水量,全长约211.3米,体型宽24.7米,装备用12架对空火炮、4架三磅炮,以及40余艘舰载机等,在当时属于全球领先的级别。
1949年,澳大利亚急需发展海军力量,于是就用巨额金钱从英国人手中购买下来,改名叫墨尔本号。
有趣的是,该航母自从落入澳大利亚之手后,就陆续发生撞碰事故。包括在1970年9月3号,墨尔本号在悉尼大港口和一艘渡船迎面撞在一起。两年后,其船舰内的锅炉又莫名出现故障,引发火灾。

还有1974年7月,墨尔本号再次撞到其他满员的大客轮,吓得坐客轮的乘客脸色发白。再者是1976年7月底,该航母又一次撞到了日本货轮身上,这前前后后一共30多次海上事故,造就了墨尔本号被霉运缠身的坏名声。
不过,我国并不这样理解,反而是看出了墨尔本号的实用价值。当这艘航母运回国内后,相关专家和技术团队们,就连夜上船一探究竟,当航母的舱门被打开后,我国专家很快就在甲板跑道中,看到两处不知的装置,在询问其他教授和查询后,发现这是舰载机的起落装置。

而这种装置的主要作用就是,避免舰载机在短跑道的起落期间对船体造成破伤。而且飞机升降之际,还配有弹簧类似的装置,帮助飞行员在紧急状况下逃生。而在降落之际,又有配备的装置用于减低飞机速度。这些装置,刚好被我国发现,专家们就此触类旁通,犹如打开一扇新世界大门。而当西方国家知道后,更是懊悔不已。
随后,经过相关人员的努力和学习,竟学会了如何拆解航母,还从中摸索出更多重要知识和技术,转而创出了一份航母建造设计图纸,给我国航母事业创造了重要基础。

TAG:航母,墨尔本,中国,澳大利亚